< a href=" ">POP800在线客服系统

哈佛大学招生官:“我们最讨厌这四类学生!”

总是有人要问哈佛、耶鲁等名校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学生?

 

每年放榜之后,很多被录取学生的成绩、个人背景、课外活动经历、文书甚至推荐信都会被大家扒个底儿掉。

 

哈佛大学招生官:“我们最讨厌这四类学生!”(图1)

 

我们总是试图能够从这些成功的案例中挖掘到可以借鉴的经验,殊不知成功从来都是无法复制的。

 

一模一样的简历

也不能等同于同等优秀的人

甚至有些时候过于刻意地复制成功

反而会导致失败

 

哈佛大学招生面试官Arvin Chang总结了很多美国大学在招生过程中圈红画×的几个点,即你在申请时不加分甚至减分的点,看看你有没有中枪?

 

哈佛大学招生官:“我们最讨厌这四类学生!”(图2)

 

功利心

 

哈佛大学不会招那些只是为了提高自己进入哈佛或其他名校的机会而做事情的学生。

 

比如说,那些拥有很多门MOOC课程证书或者每个学期都参加不同夏校课程的学生其功利心就很明显,学校不会只因为这些就认为你很优秀。

 

哈佛当然不是排斥那些学习MOOC和参加夏校的学生,但是比起形式哈佛更看重学生内在对于知识的渴求和学习能力。

 

哈佛大学招生官:“我们最讨厌这四类学生!”(图3)

 

你在过程中收获的知识、经验、感悟和结识的朋友远远比那些所谓的证书更重要。

 

还有,哈佛在招生的时候对于学生高三的成绩是不做要求的,但是如果仅仅因为申请时不做要求就随意对待,低分甚至不及格,恐怕也会给人一种功利的感觉(Arvin Chang说有时候招生官面试的时候会问到)。

 

优秀是一种习惯!

 

目的性

 

也许你觉得参加课外活动是为自己的简历镀金的好方法,但是一个简历上一长串各种活动名称的学生也不是哈佛欣赏的学生类型。

 

像去非洲建一个月的房子但是却没有任何真正公益意义的活动只是在博噱头;只为了提高入学几率而刻意培养的长笛技能不能更代表你的爱好;利用某些商业公司进行的特定实习招生官能够一眼就分辨出来。

 

所以,与其为了让自己的简历好看而参加一堆你不感兴趣的活动,不如只参加几个你最感兴趣最能投入自己的热情的活动,没有人可以做到在每个方面都很完美,通才某些时候就等于庸才。

 

挖掘那些你自己真正热爱并擅长的活动吧,那些可以随意跟面试官侃侃而谈一个小时还不够的活动经历会让你整个人都发光。

 

哈佛大学招生官:“我们最讨厌这四类学生!”(图4)

 

不主动

 

对申请不主动不用心的学生恐怕很难获得学校的青睐,比如说如果连最基本的申请需要提交的材料、申请截止日期等信息都不自己主动去查询的话,不被录取也是正常。

 

哈佛大学招生官:“我们最讨厌这四类学生!”(图5)

 

当然过于刻意的主动也不是什么好事,比如让市长、议员或者其他名气很大但是对你的学术表现毫不知情的人给你写推荐信,或者暗示学校如果录取了学校可以捐一大笔钱,这些都不会帮你提高胜算!

 

想一劳永逸

 

那些把哈佛当做通往美好世界大门金钥匙的同学可以回家洗洗睡了,哈佛≠成功!

 

哈佛大学,或者其他耶鲁、MIT、斯坦福等学校,她们是一个平台,为你提供资源、机会的地方,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功。

 

哈佛大学招生官:“我们最讨厌这四类学生!”(图6)

 

哈佛的名气或许会帮你获得谷歌的面试机会,但是却并不能保证所有的人都能成功获得offer。

 

相反,一所好的公立大学,如密歇根大学、明尼苏打大学、UCB、宾州州立等学校在教育资源和就业机会方面也并不会比哈佛逊色,你同样可以获得进名企的机会。

 

所有的成功最终都取决于你自身的实力,而非学校的名气。

 

哈佛大学招生官:“我们最讨厌这四类学生!”(图7)

 

所以,真正进入藤校的人从来不是那些询问别人参加什么活动、学习什么课程对申请有利的人,他们一直在做的就是不断尝试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并将其做到极致,充分挖掘自己最优秀的一面,永远不要为了申请而去学习,你是为了你自己!



 

1、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关内容的原创作者,也不对相关内容享有任何权利 ;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内容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删除相关图文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