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href=" ">POP800在线客服系统

博士申请七大常见误区,你造吗?

这里与大家分享中国学生在博士申请中,最常见的七大误区。

 

误区 ①

博士申请就是本科和硕士申请

再往上升一级

 

错!博士申请跟本科和硕士申请截然不同。简单来说,本科看学校,硕士看专业,博士看导师。

 

本科和硕士基本都是关注申请的程序性,而博士讲求的是具体的科研方向和师从哪位与自己匹配的特定领域的学者。因此,尽管博士项目仍有不少学校是统一招生,但最终定义某位博士学位获得者的,是TA所从事的研究和所跟从的导师。如此一来,博士申请是针对个人的,是在严格意义上来说每个人所经历的都是独一无二的。

 

 

误区 ②

博士就读的专业很重要

 

错!或者应该说:不完全正确。这个问题应该基于博士毕业后的职业规划来讨论,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如果博士毕业后计划进入企业,那么根据意向的企业职位需求,的确不同的博士专业会具有不同的效果。如果博士毕业后计划进入高校,那么博士所属的专业并不重要,因为学术界关注的,是一个博士学位代表这个学位的拥有者已经实现了为同行所认可的学术突破,推动了人类知识的拓展,并且具有足够能力继续推动学术和科研进步。在学术界,不同专业的博士学位所具有的价值都是等同的。

 

 

误区 ③

博士申请的套磁可有可无

 

错!博士申请,套磁极其重要。博士申请能否成功,关键看导师的首肯。套磁,就是争取导师首肯的唯一手段。

 

如果要尝试尽可能全面地描述套磁,那么这个概念应该是这样的:与研究兴趣匹配的潜在导师建立个人的、学术的、长期的联系,并尝试将这种联系转变为师徒的关系。套磁必须针对特定导师,并且只谈学术(起码一开始是这样),另外以某一个时间为博士入读的参考时间,套磁应该尽早开始,但套磁的最终目标,是获得导师关于加入其团队的应允,这个过程存在非常繁重的工作,包括物色导师、来回邮件沟通、与导师面谈等。因此,博士申请套磁的作用举足轻重。

 

误区 ④

研究计划可以写得精简一些

 

不!可!以!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回到博士申请的基本面——博士是干什么的。

 

读博是为了要针对某个特定的科研方向,对其中某个具体研究课题进行突破,而不再是笼统地学习某个专业。是否有一个清晰的研究想法,关系到申请人能否充分展现自己已经具备对某个科研问题进行攻关的潜力。尽管不同学校在细节和格式上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但研究计划基本围绕具体的研究问题、课题意义、研究贡献、研究空缺和对未来研究的启示等几个最基本的板块来构建。有人可能会考虑到读博过程当中研究计划的变化,但在申请阶段,一份能够形成完整逻辑闭环、思路清晰、考虑尽可能周全的研究计划,将有助申请人紧紧抓住潜在导师的注意力。

 

 

误区 ⑤

博士申请的个人陈述

跟硕士申请没有什么不同

 

错!申请博士,申请人最需要展示的,是TA是否有具体的研究兴趣、是否有一个经过仔细推敲的研究想法、以及是否为进行相关的研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Mor Harchol-Balter教授毫不含糊地告诉我们,申请要求上“personal statement”这个表达是有误导性的,因为学校并非要关注太多关于你个人的信息,而是要关注你的研究背景,因此学校真正想要看的应该是research statement。

 

 

误区 ⑥

博士申请一定要发表(多篇)论文

 

错!笼统来说,论文是其作者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很有力的见证,但论文在博士申请当中的作用需要分情况讨论。

 

其一,申请人应该考虑论文的含金量,这个可以从申请人具体参与部分、研究内容相关性、期刊影响力等因素来综合判断。其二,一篇与申请人意向研究课题密切相关的高质量论文要比多篇质量一般且研究内容相关性低的论文来得更有分量。其三,就博士申请这件事来说,研究计划比论文更能集中体现申请人的研究潜力,一份具体、可行性大、价值高的研究计划足可以抵消没有论文发表可能带来的一定劣势。

 

 

误区 ⑦

博士申请一定要事先考虑奖学金

 

错!“奖学金”在留学申请中不是一个严谨的概念,更合理的概括性说法应该是financial support,中文勉强可以翻译为“财力支持”。

 

博士申请相关的financial support是多种多样的,有学费减免(tuition waiver)、传统意义上的奖学金(scholarship),各种巧立名目的助学金(fellowship)、基于特定项目的研究基金(projectship)等等。无奖录取是常见的,但录取的时候没有资金支持并不代表以后几年也继续没有。每一个博士生需要为自己的研究负责,这也特别通过为自己的研究争取资金体现出来。诸多因素也会影响研究资金的获得,譬如学校政策等。对博士申请人来说,关键始终是通过海量检索,找到一位适合的导师,资金则是可以灵活处理的问题。

 

 

 

关于博士申请,我们了解到还有不少误区,不可能在一篇推文当中尽数罗列,小启会陆续推出系列文章,帮大家点拨思路、拨云见日。

 

博士申请是非常复杂的,是极其个性化的。但是,只要认识到博士的性质,掌握了博士申请的规律,并按照规律来操作,相信大家都有机会拿到理想的博士offer。

 

1、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关内容的原创作者,也不对相关内容享有任何权利 ;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内容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删除相关图文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